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其中提到,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因城施策运用好政策工具箱中的40多项工具,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增强外资在华长期发展信心…信息量满满。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分工方案》明确,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因城施策运用好政策工具箱中的40多项工具,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认真做好保交楼、防烂尾、稳预期相关工作,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压实项目实施主体责任,防范发生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该表述延续了下半年以来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体现了对于激活住房消费、解决保交楼问题的导向。
这也意味着四季度也依然保持政策的平稳性和连续性,相关工作要继续落实和开展下去。近期央行提及了稳定股市、债市和楼市的内容,也要求各部门将此类精神进行消化,注重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稳定。
《分工方案》还提出,要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具体举措为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此外,10月24日和25日,央行、银保监会、外汇局分别召开会议,提及楼市、汇市、股市以及对外开放等多方面内容。会议表示:加强部门协作,维护股市、债市、楼市健康发展。更好满足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力度助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指导推动金融创新,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政策利好频出,在公积金、商贷利率双双下降、多地楼市限购放松等政策相继落地后,涉房企业融资政策也迎来罕见“开闸”。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9月份70城房价数据。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分别为13532万平方米和13510亿元,环比增长明显,带动1-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降幅收窄。
业内人士认为,从9月底一系列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有助于带动住房需求释放。同时,政策“礼包”的持续带动下,接下来将有更多城市结合自身情况调整楼市政策,产生引导效应,带动整体市场预期持续恢复,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促消费、投资、进出口等方面
在促进消费方面,一方面,《分工方案》要求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和汽车“品牌向上”系列活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
另一方面,《分工方案》要求实施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政策,积极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办好国际消费季、家电消费季、中华美食荟、老字号嘉年华等活动。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尽快扩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在促进出口方面,《分工方案》提出,支持企业到国际市场打拼,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在具体举措中,《分工方案》提出,2022年底前再增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出台更多支持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贸促机构、会展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方式举办境外自办展会,帮助外贸企业拓市场、拿订单。
在增强外资在华长期发展信心方面。《分工方案》明确,2022年底前制定出台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高标准落实外资企业准入后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依规平等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此外,《分工方案》还指出,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降低企业融资、促进进出口等方面,依靠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面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政务服务效能、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三个维度提出了21条细则以及对应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