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安全报告》,将富有家庭按净资产数量分为四档(统计截至2020年底):
富裕家庭:拥有600万人民币净资产的家庭(501万户);
高净值家庭:拥有千万人民币净资产的家庭(202万户);
超高净值家庭:拥有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的家庭(13万户);
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拥有3000万美元(折合1.9亿元)净资产的家庭(8.6万户);
注:家庭净资产是指家庭所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的总和减去家庭总负债。计算公式为 : 家庭净资产 = 家庭总资产 - 家庭负债额度。家庭总资产包括房产、存款、股票和债券的投资净值、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估计价值等。
《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安全报告》主要对净资产超过千万的“高净值家庭”进行了数据挖掘,发现这些家庭的分布情况如下:
No.1 京沪港一骑绝尘 广深第二阵营
图源:《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安全报告》
如上所示,高净值家庭最多的城市,第一梯队是北京(29.4万户)、上海(25.5万户)、香港(22.3万户)。这三座城市的高净值家庭都达到了20+万户,呈现“一骑绝尘”之势。
然后,高净值家庭的城市分布出现了明显断层。
京沪港之后,“8万-20万户”这一区间的城市居然空缺,这三座城市在全国的超一线地位,一目了然。
第二梯队有两个城市,深圳(7.57万户)、广州(6.89万户),它们的高净值家庭都达到了5万+户。
第三梯队,杭州(4.82万户)、宁波(3.6万户)、台北(3.3万户)、佛山(3.13万户),它们的高净值家庭都达到了3万+户。
第四梯队,天津(2.64万户)、东莞(2.5万户)、苏州(2.49万户)、温州(2.14万户)、绍兴(2.02万户),它们的高净值家庭都达到了2万+户。
No.2 哪些是“造富之城”?
图源:《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安全报告》
数据分析发现,高净值家庭主要分布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而不一定是GDP比较高的城市。
在GDP排名中,东莞、温州、绍兴分别位列第13、24、30、36名,但在高净值家庭分布榜中,排名跨越式提升,分别是第9、11、13、14名。
相比而言,中西部GDP靠前的大城市,这次表现不如人意。GDP排名中,重庆、成都分别位列第5、7、9名,而在高净值家庭分布榜中仅排名第15、20名,武汉甚至无缘20强。
东莞、温州、绍兴这些城市的GDP并不算很高,但民营经济发达,藏富于民,所以高净值家庭多。而中西部城市,GDP虽然高,但主要是基建固投、国企大项目拉起来的,所以民间富裕家庭不是特别多。
此外,根据榜单信息,算了下二十座城市高净值家庭数量的同比增速,得出几个有趣的信息。
前二十强中,成都,是我国高净值家庭数量增速最快的城市,高净值家庭数量同比增长3.77%,在二十座城市中增速最高,堪称2020年度最牛“造富之城”。
重庆也增速较快,高净值家庭数量同比增长3.38%,增速处于二十座城市前列。
这说明,成都、重庆近几年的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正在加速造富。
二十强中,造富速度在3%以上的还有:绍兴(同比增长3.59%)、南京(3.47%)、宁波(3.45%)、杭州(3.43%)、温州(3.23%)。据此估算,温州、绍兴在高净值家庭分布榜中,还将更上一层楼。
No.3 高净值人群的经济观与投资观
报告中,高净值人群的经济观与投资观也备受关注:
01. 高净值人群的经济观
1) 对未来中国经济的信心增强:高净值人群经济信心指数达7.2分(满分10分),达到了十年以来的最高分。表示“非常有信心”的比例增长至58%,也是十年来最高。
2) 看好上证指数:高净值人群认为2022年上证指数将达到3,720点。2021年高净值人群认为上证指数将达到3,660点,与当年实际收盘值3,640点非常接近。
02. 高净值人群的投资观
投资方向:股票成为高净值人群未来主要投资方向,上涨了7个百分点。黄金的选择比例上涨了3个百分点,超过基金,位居第二。住宅和商铺成为未来三年将主要减少的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