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个月之后,LPR(五年期以上)真的降了!
在2021年两次全面降准以及2022年1月17日下调MLF利率和逆回购汇率后,市场对下一步降准降息的空间格外关注。
LPR迎来“双降”
今天早上9:15,在万众期待中,央行宣布,LPR“双降”!1月1年期LPR报3.70%,下降10个基点;5年期以上报4.60%,下降5个基点。
资料显示,5年期以上LPR这是时隔21个月下降,此前,5年期以上LPR则从2020年4月起就没有动过,一直保持在4.65%。
值得注意的是,该利率此前发布时间为9:30。19日晚间,央行公告表示,为加强预期管理,促进LPR发布时间与金融市场运行时间更好衔接,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上午9:30调整为9:15。
房贷要降?
LPR的下降影响几何?具体而言,相比于1年期LPR调整主要影响流动性贷款(主要是企业短期流动性贷款和个人短期消费贷款),5年期LPR下调对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因5年期以上LPR与房贷挂钩,房地产市场对此高度关注,其实,该利率是否变化已成为市场重要信号,影响所有行业。
自LPR改革以来,这是5年期以上LPR经历的第4次调整。作为房贷利率参考基础,本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5个基点至4.6%,会对有住房贷款的人群带来何种影响?房贷利率下降会立即生效吗?下调之后月供会减少吗?
首先,5年期以上LPR调整,并不会影响所有还房贷的人士。这与个人选择房贷利率方式有关,若选择了固定利率,此项调整不会影响房贷变化;若选择了浮动利率,则会引起后期月供的变化。2019年央行宣布实行房贷利率的新政策,新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
其次,房贷利率下降不会立即生效。虽然LPR每月更新,但按照银行房贷合同,房贷客户的利率不会每个月都随之变动。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不同银行对重定价周期有不同规定:
大多数情况下,银行每年1月1日会按照当时的LPR重定价,同时每年1月份选择浮动利率的人群月供会发生变化。但本次5年期以上LPR调整,并不会立即影响这部分人月供变化,要到次年的1月1日才会按照最新的报价,确定房贷利率。
此外,也有银行规定个人房贷合同期满12个月重定价。举个例子,若客户2021年10月20日签订的房贷合同,享受的房贷利率是LPR加基点,要到2022年10月20日银行才会重新确定该客户享受的房贷利率;若客户2021年2月1日签订合同,那么2月1日银行便会按照最新的LPR报价,重新确定客户的房贷利率。
假设此次下调至下一个重定价日,LPR不再调整情况下,个人住房贷款月供会下降多少?以100万房贷,等额本息偿还30年计算,5年期以上LPR每下降5个基点,月供额约减少30元。以2022年1月,5年期以上LPR降至4.6%为例,100万房贷的月供就从5156.37元减少至5126.44元。
市场后续还有空间吗?
随着LPR利率的下降,市场宽松预期也进一步升温,业内普遍关注的点在于,货币政策是否正走向宽松?未来是否还有降准和降息的空间?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未止的情况下,难言本轮货币宽松将止于此次降息,后续货币政策走向仍需密切观测经济基本面和房地产市场边际变化。
另据中信证券统计,2008年以来的几轮货币政策宽松周期中降息的操作,降息次数最少为2011年12月~2012年7月的宽松周期中的2次,最多的是2014年11月~2016年3月的6次。从降息操作的时间间隔看,降息周期启动后,多次降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在1~3个月之间。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未来半年仍然存在降息窗口和必要性,但本次降息后,再一次降息则需要稳增长和宽信用效果显现的催化。预计后续还有1~2次降息的可能,时点可能在3月或6月。除此之外,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有望继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