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77-1561
(工作时间:7×24小时)
超55个城市调整,融资上千亿,市场再迎利好!
发布时间:2022-03-23|发布人:管理员

3月以来,全国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和二套房贷利率较上月明显回落,创2019年以来月度最大降幅。同时,受房贷利率回落等诸多利好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成交日趋活跃。
诸葛找房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2年已有超55个城市出台政策,从放松限购限贷、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等方面放松楼市管控。

利率下降  放款提速

虽然3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未降,但多地住房按揭贷款市场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宽松迹象。数据显示,3月以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34%,二套房贷利率为5.60%,分别较上月回落13个、15个基点,创2019年以来月度最大降幅,房贷利率水平接近2020年三季度的水平。

房贷利率.jpg

在103个重点城市中,有82个城市的房贷主流利率下调。其中,成都首套房贷利率下调69个基点,下调幅度最大,二套房贷利率下调34个基点。此外,包括苏州、深圳、上海等20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低于5%,苏州首套房贷利率为4.65%,在重点城市中最低。

在房贷利率回落的同时,银行审批进一步提速,放款周期明显缩短。数据显示,103个重点城市平均放款周期在1个月左右。目前,近五成的城市放款周期不足一个月,19个城市放款周期低于20天。

暖风频吹  密集发声

不仅市场层面有所宽松,政策面也迎来暖意。近期房贷市场政策暖风不断,释放诸多积极信号。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确定了“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且对房地产市场的表述较为积极,提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等,结合近期多地相继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及房贷首付比例,后续地产销售、投资有望回暖。另一方面,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也在3月16日专题会议指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同日,银保监会、证监会以及财政部均释放出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政策暖意。

1648023645(1).png

人民银行表示,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银保监会表示,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证监会表示,积极配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外汇局表示,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财政部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从市场反应来看,多部委的集中表态极大地提振了行业信心,稳定了市场预期。

市场反弹  精准发力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3月以来(3月1日-17日),贝壳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2月(春节后)增长约17%,周度房价指数保持平稳。同时,二手房市场供需活跃度也提高,50城二手房新增带看客户量与新增挂牌房源量均较2月的日均水平提高。

1648023964(1).jpg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499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住宅投资10769亿元,增长3.7%。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达7844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53514万平方米,增长2.0%。

在稳增长的预期下,市场正在逐步好转。在需求端,政府工作报告对于“需求”的强调,以及满足“新市民”合理购房信贷需求,城市“因城施策”进入加速出台落地期,再加上金融等政策支持,城市住房需求特别是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市场有望继续回暖。在供给端,并购融资、地产债发行、预售资金监管等均有改善。从三月初开始,有多家房地产企业成功发债或披露发债计划,房产融资环境加速回暖。同时,不少商业银行响应号召,给房企提供并购贷,截至3月14日,今年已有9家银行陆续发行房地产企业并购项目进行专项资金支持,相关融资额度已超千亿元。

投资房产  还可以吗

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政策宽松,并非为刺激房地产,而是符合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的政策导向。随着楼市企稳、流动性风险的消除,政策端有望趋于稳定。2021年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管控,促使金融杠杆率下降了8%,这给今年多地政策松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1648028152665267.jpeg

3月初,银保监会主席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策管控是为了让地产行业回归到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上来,但不希望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太大。主旋律是控制房价过热增长而非抑制房价增长。

在过往的20年,中国的投资市场教会了我们一件事,那就是投资房产是永远都不会亏钱的,是会赚钱的。
从个体来说,房地产持有是中国家庭最常规且稳健的大额投资,也可以说是大多数普通人唯一的投资渠道。根据西南财经大学《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的统计,中国城市家庭财富中,房产占比高达77.7%,金融资产仅占11.8%。

现在,虽然优质的不动产资产依然具备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一刀切的房价上涨时代已经过去了,那种遍地黄金、躺着买房就可以赚钱的确定性逐步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在后期合理地调整资产配置。专业机构审慎分析投资获利的机会将会在政策调整下向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个人投资者可以借助投资机构的专业能力,继续享受房地产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投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