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77-1561
(工作时间:7×24小时)
重磅发布 |《2022弘恒控股投资策略白皮书》个人资产配置篇
发布时间:2022-02-07|发布人:管理员

QQ截图20220207174200.png

——《2022弘恒控股投资策略白皮书》——

第四部分 个人资产配置篇

QQ截图20220207174733.png

深圳弘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弘恒学院院长李力瀚银行多年工作经验,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中国理财师联盟西南片区常务理事。历任大型央企资管子公司IC总监等职位,目前任职弘恒控股财富规划事业部总经理,擅长产品风控、宏观分析,行业研究等工作。


资产配置的核心策略就是衡量风险、周期、收益之间的关系。增值投资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建立在稳健的保值储蓄基础之上。2022年我们给出的投资逻辑很简单:保守。

微信图片_20220207152455.jpg

当前经济下行,优秀的资产愈发稀缺,无论是投资还是储蓄,首先对广大投资人提出最重要的警示,未来一两年内千万谨慎信用类资产。

在经济缓慢复苏和稳杠杆背景下,2022年金融市场的信用环境继续边际收紧,杠杆过重且业务不适宜当前经济周期的主体承压严重,监管层稳步打破刚性兑付,整治不合规发行平台,期限错配借新还旧愈发困难,信用杠杆泡沫破灭近在咫尺。

(信用类金融产品的特征:过分强调企业的品牌和历史,底层资产不明确,以应收账款为质押标的,无实质抵押物,还款来源不明确,还款能力无佐证等等)

No.1 货币基金和资管类产品

至于货币基金和资管类产品,虽然安全但收益实在过低,考虑到2022年央行的降息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此类低风险产品收益下调是大概率事件。且新的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加大政府开支刺激通胀,货币购买力下降是必然的,所以货基和资管类只考虑闲散流动资金与之匹配。

No.2 股权基金

一级市场,随着注册制的全面落地,股权投资的机会将更加兴旺,但要注意两点,一则选对领域,国家扶持的赛道如新能源+,碳中和+,环保+等;二则选对管理人,过往业绩亮眼专业水平突出。同时也提醒广大投资人,闲散资金三百万以上方可考虑股权基金的投资。

No.3 房地产

房地产,刚需改善早下手,投资囤积迟后悔。

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已不可能发生基本面的改变,房地产投资的黄金二十年已经过去,实体房产的投资不再值得推荐,但房地产的红利期并未完全消退,经济稳定还得依赖房地产,可通过地产类基金捕捉机会,一二线城市看“去化”,看“创新”;三四线城市看“财政",看"拆迁"。

微信图片_20220207152451.jpg

No.4 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的波动在2022年将会更加剧烈,首先美联储的缩表和加息预期,必然会造成欧美证券市场习惯性下挫,之前大放水堆积的泡沫已经危如累卵,聪明资本悄然开始抛售,叠加明年疫情如果在短期内看不到扭转的迹象,海外金融危机或全面爆发。

而我国A股市场究竟是习惯性跟跌还是得到政策扶持走出自己的行情?

投资者完全可以采用“不吃鱼头鱼尾"的策略来应对,低仓位轻度参与,定投持续跟踪,待行情发生根本性改变,再决定重仓的去向和额度。

微信图片_20220207152437.jpg

No.5 类固收

类固收,2022年重点推荐的类别,形势不明朗前稳健的保值储蓄胜过盲目的赌博式投资,目前资管新规的落地已经进入了打破刚兑的时代,投资者应树立风险意识,在经济下行、监管趋严和严控杠杆的背景下,市场上不可避免会有违约事件发生。

因此类固收产品的底层资产必须透明,一对一对标项目,风控逻辑清晰,保障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足够高,投资资金切实匹配标的资产的真实性、盈利性和退出机制。而且如何在当前的金融市场选择一款放心的类固收已经变得简单:“抵押物胜过一切信用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