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77-1561
(工作时间:7×24小时)
CPI、PPI双双走弱!传递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22-01-17|发布人:管理员

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12月,CPI同比增速掉头向下,PPI实现三连降。

No.1PPI逐步回落,CPI再转负

12月PPI同比上涨10.3%,较前值12.9%下降了2.6个百分点,较预期值9.4%抬升0.9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1.2%,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环比价格在2021年首次为负。

02.jpg

PPI方面,12月份,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叠加原油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影响,工业品价格有所回落。其中煤炭等基础能源价格继续回落,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以及有色金属等价格走低也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 

12月CPI同比上涨1.5%,较上月下跌0.8%,预期值为1.4%,高于预期值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上涨1.2%,与11月数据持平。

03.jpg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2.4%转为下降0.6%。主要受鲜菜上市量增加、价格高位回落,以及冬季腌腊进入尾声,加之生猪出栏有所加快、猪肉价格涨幅回落所致。

No.2PPI和CPI剪刀差收窄

PPI和CPI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盈利空间的变化。PPI和CPI剪刀差的扩大,通常意味着企业利润和经济动能的持续修复。

受保供稳价政策加大力度影响,12月份PPI和CPI的剪刀差较上月收窄1.8个百分点至8.8%,连续两个月收窄,意味着上游涨价对中小游利润的挤占效应将有所减弱,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释放,中下游行业增长动能有望增强,但终端需求恢复趋弱将制约其回升幅度。因此,大宗商品保价稳供措施要持续发力,但更主要的是需要财政和货币两只手同步启动,加大宽松力度,助力企业纾困。

No.3市场“降息”预期升温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带动CPI上行的拉动项猪肉和鲜菜,在当月成为了拖累项。工业品价格有所回落则是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叠加原油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的影响。预期2022年通胀压力相对温和,个别月份或破“3”。

对于货币政策,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稳增长和保就业,通胀相对温和也为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供了一定空间。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宽信用降成本仍需政策发力,市场对于调降5年期LPR报价利率的预期有所升温。

05.jpg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华鑫证券首席经济顾问管清友认为2022开年A股市场不断下跌,一方面受到海外影响,美联储缩债提速,加息预期升温,美联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8%,对高估值形成压制,美联储“钝刀子割肉”效应显现,流动性收缩效应在A股市场逐步显现。

另一方面,市场当前对国内“稳增长”措施信心不足,风险偏好降低。央行应抓住本次宽松窗口,尽快降准降息,用好宽货币和结构性宽信用组合拳,稳住市场信心,支持实体经济,将“稳增长”落于实处。

No.4 如何做好资产配置?

那么从投资者角度,如何在大环境下做好资产配置?如何寻找相对稳定的有吸引力收益,比如长期年化5%以上的回报产品?

股票基金的回报率或许高一点,但大开大合的特征是如此明显:5400余只混合类基金2021全年收益中位数3.62%,其中最高者96%,最低者-35%(数据来源choice,下同),对于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而言过于“惊心动魄”了。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则处于缓慢下行状态,打开银行APP,绝大多数“债性”偏重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超不过4%,现金管理产品则在3%以下。同时,资产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银行理财迎来“真”净值时代。因此,投资者应关注底层资产,树立风险意识。因此,类固收,是2022年重点推荐的资产配置类别。形势不明朗前稳健的保值储蓄胜过盲目的赌博式投资。类固收产品的底层资产必须透明,—对—对标项目,风控逻辑清晰,保障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足够高,投资资金切实匹配标的资产的真实性、盈利性和退出机制。而且如何在当前的金融市场选择—款放心的类固收已经变得简单:"抵押物胜过一切信用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