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77-1561
(工作时间:7×24小时)
中产财富升级战,从这“四份钱”开始!
发布时间:2021-09-23|发布人:管理员

第三季度尚未结束,一大波投资机遇正在路上,蓄势待发。零碳、共同富裕、北交所……新政策接连出台,潜在的投资红利也不断被市场关注。在这样的浪潮中,投资者,尤其是中产家庭,该如何进行稳健投资?有限的资产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纷繁复杂的投资形式又该如何准确选择?  

资产配置要科学

不为“多挣”只为“少亏”

对于许多中产家庭而言,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已经很少有大量集中时间去学习、了解投资方法,更别说时时刻刻关注不断变化更新的政策和市场。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资产配置就是让资产保值、增值相对省心的方法。

顾名思义,资产配置讲的就是资金如何在各类资产中配置,它与资产选择有着本质的差别。相较于资产选择,资产配置更讲究一个结构性和动态平衡,是一个投资战略层面的事情。由此可见,资产配置在家庭生活尤其是中产家庭中的重要性。 


微信截图_20210923162032.png

一些人错误认为,资产配置就是买理财产品,就是为了增加收益。但其实资产配置更重要的是讲究科学理解,它将我们的资产搭配在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产品上,最大限度地规避非系统性风险,让资产在最大化保值的情况下再去谈增值。最主要的作用不是为了让我们挣更多,而是让我们亏更少。  

家庭财富“四份钱”

资产配置中的学问深,但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基本简单操作。比如,家庭资产配置最基础的就是要分好“四份钱”:要花的钱、保值的钱、增值的钱、保障的钱。

当然,这“四份钱”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依据投资家庭的情况不同,每份钱的比例也会不断变化。投资者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场景、不同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资产配置比例。 常见的是按照4、3、2、1的比例来进行配置,即40%保本的钱,30%生钱的钱,20%保命的钱,10%要花的钱。但这毕竟是基于大数据下的平均建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微信截图_20210923162223.png

由于每个家庭的不同,会派生出各种各样的场景,所以也就会带来各种不同的资产配置比例。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必要开支占比在整个占比当中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就会有足够的资产做资产配置。

  • 要花的钱。基本上可以说是3-6个月的必要开销,这些钱只能投资最短期的产品,比如活期、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产品,因为这些钱随时都要支取。

  • 保值的钱。在未来必须要用且需提前准备的钱,比如为保障家庭成员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给子女的钱等。这些都是某一个人生阶段必须要花的钱,要保证本金不受损失,并能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所以要用相对比较稳妥的方式进行投资,比如类固收产品。

  • 增值的钱。主要用于为家庭创造收益,用有风险的投资创造高回报。此项资产的配置关键在于合理的占比,可以避免风险资产的波动给整个家庭带来过多不确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收益好的时候将盈利适当提取,从而进行家庭资产配置再平衡。

  • 保障的钱。一般与家庭责任相关联,多用于配置一些意外险,重疾险等保险产品,以起到以小保大的作用。账户设立的目的在于预防,平常不起效,但是面对意外状况,往往能够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微信截图_20210923162621.png

对每一个家庭而言,资产配置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短期、长期,同时涉及稳定收益和风险收益的战略投资。一方面,面对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需要投资者了解其背后的细节和信息;另一方面,面对风险,最重要的还是要从需求出发,按照科学方法合理配置投资比例,这才是财富增长的稳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