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97.45万亿元,与3月末301.41万亿元相比,单月人民币存款减少近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缩减了1.85万亿元。
居民存款缘何“搬家”?又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
No.1:近2万亿的存款流向了哪里?
普益标准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42万亿元,环比增加2.34万亿元。
存款“搬家”理财市场现象明显,普益标准研究员表示,从存款转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普遍风险偏好较低,对收益较稳健的理财产品较为青睐。
这从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变动情况也可以看得出来。数据显示,具有较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部分具有较低风险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4月存续规模均环比有所上升。
No.2:规模超10万亿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9家股份行理财代销规模数据在10万亿元上下波动。至今年4月,9家股份行代销总规模达10.3万亿,成为年初以来的小高峰,较3月增长4.7%,与1月数据相比增长6.6%。
从各家银行的情况来看,“零售之王”招商银行占据9家股份行总代销规模中近4成的份额,趋势上除3月略有回落外,整体保持明显增长,至4月代销规模已超3.7万亿,远高于年初水平。
业内普遍认为,近期禁止手工补息的政策调整、利率走低、大额存单暂停新发等均对“存款搬家”现象产生影响。
理财分析师表示,存款搬家反映了在当前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趋势下,居民财富管理方式的变化。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原先高息储蓄、大额存单等居民熟悉且无风险的投资方式可能越来越少,且收益在不断走低,无法满足居民保值需求的投资账户资金就可能会转移到部分低风险且相对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中。
业内研报中复盘2013年以来的“存款搬家”现象,认为“存款搬家”较为明显的时期,一般是宽货币+紧信用或信用扩张动力不足的时期,实体融资需求偏弱,居民和企业天然地倾向于寻找比存款收益更高的低风险投资渠道。同时,“存款搬家”往往流向以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保险产品等低风险资管产品为主,当权益市场行情较好时,部分资金也可能流向权益市场。
No.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可以看出,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多数居民存款流向了理财市场。如何才能在理财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呢?重中之重就是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自身的资产状况和投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风险类型。
其次,要明确自己的理财目标。是实现资本的稳定增值,还是追求更高的收益?在制定理财目标时需要结合一个具体目标,尽可能地量化,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要低估自己。
同时,要考虑投资周期。结合自身资金规划,慎重考虑,做好长、短期限配置,提高资金流动性。
最后,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接受更系统化、专业化的投资建议。
具体来看,若风险偏好较低,只信赖银行存款,应趁新一轮存款“降息”前,提前锁定中长期存款产品。
对于其他投资者来说,在资产配置方面,可以选择不同的资产来降低单一资产或市场的风险,调整资产配置比例,根据各种资产或市场的特点、表现、相关性等因素,合理分散自己的投资组合。比如,购买存款、国债、现金管理类产品等;或适当配置一些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如底层资产透明,配置一对一对标项目、保障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足够高的优质债权项目作为投资刚需,将资金均衡地配置在不同流动性和不同风险的产品中,这样才能在市场波动中获得稳定和长期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