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应该说是大家充满期待的一年,疫情放开,经济开始复苏,各行各业都传递出向好信号。
但是,截至目前,经济还未得到全面的复苏,各个行业的运营困难,个人消费降级严重等问题仍然存在。
虽然大家都在说钱难挣,但也有不少行业逆势上扬。
近日,定焦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赚钱能力》名单,有来自各个行业的18家企业上榜,其中有10家企业2023年的净利润更是超过100亿元。
在这榜单背后更值得我们探讨的,是究竟哪些行业在赚钱?2024机遇在哪里?
No.1:2023哪些行业在赚钱?
#1 游戏
在互联网开创的所有商业模式中,游戏是生命力最强的。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以及一直不掉队的网易,都和游戏关系密切。
根据《2023年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用户规模达6.68亿人,同比增长0.61%,为历史新高点。
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销收入2563.75亿元,同比增长15.29%。
自研产品海外实销收入163.66亿美元,规模连续四年超千亿人民币。
2023年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时间,引起圈内巨震,多家游戏企业当日股票下跌,甚至跌停。
可见,游戏行业的未来,必然走向更合法、更严谨、更规范的道路。
#2 传统电商与直播
2023年,电商行业流量增速见顶,彻底告别野蛮增长阶段,从拼价格转向拼服务,从国内卷向国外。虽然竞争激烈、增速放缓,但电商在2023年依然赚钱。
阿里即便四面楚歌,仍在三个季度内就赚到了856亿元,仅次于腾讯。京东被拼多多打得手忙脚乱,被动卷入低价战争,前三个季度净利润还是有208亿元,是2022年同期的三倍。拼多多则赚了367亿元,成为一家越来越能赚钱的公司。
当下,传统电商大局已定,淘天、京东、拼多多三分天下。各大平台也纷纷布局海外,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未来,海外市场的前景依旧广阔。
同时,2023年,直播电商争夺战转向白热化。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45657亿元,2024年将达到55639亿元。
2023年上半年,电商平台上活跃的主播数量超过270万人,直播销售的商品数量超过7000万个,累计直播场次数超过1.1亿场,累计直播销售额高达1.27万亿元。
根据业内估算,抖音电商的全年GMV将达到26000亿元,增速为73.33%。快手在上半年电商GMV达到了4903亿元,预计全年GMV将进一步增长。淘宝直播全年GMV约为9800亿元。腾讯视频号预计2023年电商GMV将达到3200亿元。
平台的崛起和完善也为商家、MCN、主播以及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3 新能源
新能源是国家重点鼓励的行业,但赚到钱的公司不多。最核心的两个环节——动力电池和整车制造,都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头部公司越来越强,腰尾部公司艰难求生。
动力电池行业的代表企业是宁德时代,仅宁德时代一家就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2023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311亿元,不仅远远超过其他电池厂商,就连中国汽车厂商都远远不及。
而在整车制造市场,比亚迪至少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三成的市场份额,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214亿元,可以说是中国最赚钱的车企。曾经排第一的上汽集团,已经被比亚迪反超。
#4 旅游
2023年,国内文旅行业可谓全面爆发。
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人次,同比增长75.5%,居民国内出游总花费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4%。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度为4.04%,虽未恢复到2019年的4.56%的比重,但与2021年的3.96%相比,恢复效果显著。
携程、同程等在线旅游平台的业绩也一路上涨。
携程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134.7亿元,同比增长99.4%;净利润达46.4亿元,同比增长1793%。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86.6亿元,同比增长3539%,这一数值已超过疫情前2019年全年利润。
2024年,从目前爆火的哈尔滨来看,旅游行业依然值得期待。
#5 短视频
2023年,短视频的赚钱速度虽然放缓,但仍保持增长态势。
2023年,字节跳动短视频销售额达到1100亿美元,已经赶超腾讯。其海外业务TikTok发展非常迅猛,变现能力也在快速爆发。
根据调研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TikTok累计用户支出达到100亿美元,成为首款实现这一目标的非游戏类应用,也是全球第五款总收入达到百亿美元的手机APP。
据机构预测,TikTok在2024年的收入将达到146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APP。
#6 微短剧
从短视频中衍生出来的微短剧也值得一提,这也是2023年最赚钱的赛道。
据广电总局数据,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从2021年的398部上升至2022年的2775部,同比增长近600%。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No.2:2024机遇在哪里?
回首2023年,行业变迁,风口轮换。
展望2024,在巨国效应和统一大市场前景下,商机与财富机会也会不断涌现。
业内专家预计,2024年,各行业的发展将会呈现三大趋势:
#1 从硬经济到软经济,从刚性需求到弹性需求
硬经济是指从GDP、储蓄、财政等维度综合确定的经济实力,核心仍旧是GDP的向上增长,产能持续放大的路径依赖。要真正实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就必须加大加强Soft Power即软实力的提升,靠软实力保证高质量的增长,靠软力直抵人心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需要一手提质保量巩固中国制造的硬实力,另一手更要修炼中国品牌的软实力,摆脱低质、廉价的标签向中高端化发展,从而将积累的制造红利尽快转化为品牌红利。
#2 从炫耀性消费到平民消费,到治愈性消费
拼多多的市值超过了阿里,字节跳动的营收和营收增速超过腾讯,都预示着市场与消费环境的一个分水岭变化,从炫耀性消费到平民消费,同时精神压力的普遍化也创造出巨大的治愈性消费需求。
#3 从流量经济到粉丝经济,从品牌人格化到电商人格化
如今,各大平台从流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企业尤其是消费品企业也感受到巨大压力。流量经济的不经济性促使流量红利大幅减少,内卷加剧,争夺存量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同时政策红利、渠道红利、到人口红利与流量红利日益摊薄的大趋势下,当下已进入粉丝与品牌的红利时代。以往争夺的焦点是看得见的市场,接下来要比拼的则是看不见的“人心”市场,粉丝数量与质量,品牌共识与品牌忠诚的价值更加凸显。
时代不断发展,风口不断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遵循最本质的商业规律,做好本分之内的事情,才能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