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多项数据表现亮眼
多个权威部门发布今年1—8月统计数据。多项数据表现亮眼,彰显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今年前八个月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8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其中,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0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
我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大幅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份,我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9.6%,其中,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的用电量增幅明显。分行业来看,医药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7%,其中,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42.2%,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了74.6%。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
政策发力消费回暖,助力冷链物流向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3.7万亿元,同比增长3.95%。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建总额超过299.5亿元,同比增长9.1%。今年1—8月份,国家层面发布的冷链物流相关政策超过28项,对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除了政策的支持,今年消费逐步回暖,也带动着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地产: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批量下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通知,自2023年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向承贷金融机构提出申请,由该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此次调整范围为首套住房贷款、二套转首套,以及公积金组合贷中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目前多家银行已经出台实施细则,对常见问题进行释疑。
总体来看,调整分为两类情形:首套房和二套转首套。对于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客户将不需要任何操作,银行将主动批量调整。通过多家银行发布的细则来看,对于“二套转首套”的情况,则需要借款人主动向银行提出申请。全国范围调整的平均幅度大约为80个基点。
民生:创历史新高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最新发布,9月22日,铁路售票量达到2695.2万张,再创单日售票量历史新高。9月13日至22日,铁路已累计发售车票1.99亿张。9月23日,铁路部门开始发售10月7日火车票。10月1日至4日,各个方向火车票充足。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铁路售票量再创历史新高,主要是9月22日开始发售10月6日返程高峰车票,又恰逢周末当天出行旅客增多,同时铁路部门增开的列车车票陆续开售,客座能力进一步增加。铁路部门加强售票高峰期技术保障和值班值守,12306系统运行平稳有序。
国际: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财政部发布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
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具体来看这两个工作组的机制安排,“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都由副部长级官员牵头,可以更好推动中美经济、金融领域的沟通与合作。
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坐下来,谈起来,加强经济金融领域的沟通协调,稳定全球市场信心和预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回看今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访华和多边场合都在表达,中美不合作会带来巨大风险,都希望中美合作给世界带来希望。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中美经济领域工作组的建立,提供了相通的平台,创造了共进的契机。